李伟男,湖南浏阳人,1970年7月6日出生,汉族,本科学历。
1981年就读于浏阳市一中,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87年在浏阳一中高中毕业后考入长沙大学数学系。1990年7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浏阳市澄潭江中学任教,先后担任过班主任、办公室主任。1993年8月调入永安中学任教,曾任班主任、会计、年级主任、团委书记、政教主任、教务主任,2000年2月担任永安中学校长,同年六月加入中国,2000年永安中学通过长沙市示范性初级中学视导,学校获得浏阳市目标管理一等奖。2001年2月调入丰裕中学任校长兼书记。2005年2月任永安中心学校一校长兼总支书记,同年11月赴北京锻炼。2007年元月乡镇教育机制改革后担任浏阳市永安镇永安初级中学校长。
学校始建于1958年,当时定名为“永安完小附设初中班”,隶属永安完小管理;1960年,学校迁往坪头山,更名为“永安农中”,只招收初中学生;1962年,学校又迁回永安完小处,在东侧新建三间教室,恢复“永安附中”的校名;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红卫兵改名叫“永红中学”;1970年,学校与永安完小合并,取名叫“永安学校”,1972年至1978年,学校还招收过高中学生;1982年,永安初中班改称永正中学,全校共设六个班。1990年,随着生源的扩大,当时的条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办学的需要,镇政府和学校研究决定,在芦塘村征地五十八亩,兴建现在的学校,1992年正式交付使用,将学校定名为“永安一中”,彭锡安当时担任校长,1993年到1994年彭森林担任校长,1995年开始,在位校长为陈季飞,1996年学校又一次更名为“永安中学”,共设二十一个教学班;1999年的校长是李伟校长,2000年到2001的校长是陈海涛,2002至2003年的校长是田英勇,2003年,学校再一次更名为叫“永安中心学校(本部)”,2007年元月由于机制改革,学校又恢复了“永安初级中学”校名。
学校是一所长沙市示范性初级中学,现有教学班17个,学生795人,教职工69人,一座科学馆,二座教学楼,三座宿舍和一栋能容千余名师生同时进餐的食堂(礼堂)。学校建有双控系统、多媒体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室、语音室和各功能实验室、学生图书馆阅览室和计算机房等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和教育设施。通过多年的奋斗,学校获得了“长沙市示范性初级中学”、“长沙市现代技术实验学校”、“浏阳市德育示范学校”、“浏阳市文明单位”、“市局心育课题实验基地”、“奥运人才培训基地”、“安全文明单位”等光荣称号。2006年学校又获得“浏阳市劳动实践基地”“浏阳市绿色学校”的光荣称号。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跟进时代前沿
办学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第三次全教会精神、国务院及湖南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浏阳市教育局《关于推进教育创新提高教育质量的决定》为准绳,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学校办成特色鲜明的长沙市示范性学校,培养更多的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
办学理念: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乐园,教师成功的舞台。
办学目标:以人为本,树德为先,质量,特色鲜明。
办学宗旨:为国育人,为民谋福。
育人目标:培养一大批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
校 训:团结、奋进
校 风:文明、进取、开拓、创新
管理理念:尊重、信任、服务、和谐
教师工作理念:简单的事情重复去做,每天进步一点点。
教师工作理念:只有理论上的深刻,才会有教学上的创新。
教风:严谨、耐心
学风:刻苦、求真
二、班子团结务实,办学方向正确,制度健全,管理规范
学校领导班子通过竞聘上岗,保证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革命化。班子成员走群众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精诚团结协作,廉洁务实,关心群众,以身作则,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于改革,每周至少一次的集中学习让每位教师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更新观念的必要性。对教育政策法、规教育新理念,教学新方法进行常规学习,使广大教师改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和终身学习的行为。他们是一个学习型的领导班子,也带动了一个学习型的集体,未出现一例违法乱纪的事和重大安全事故,秩序井然,生机勃勃。制度是管理的重要一环,但制度须创新,而不是翻新,大胆地改革探索是成功的一半,学校在教师聘任上敢于任人为贤,招览人才,引进了音体美专业教师、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加大对教师考核力度,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完善了《聘任制方案》。为适应新课改的需要,重新制定《教师目标管理方案》,全盘推翻以分数论英雄的旧观念,树立以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兴校,信息强校,专家执教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新观念,建立一整套教育教学的新方案,如《教学研究及常规评价方案》、《班主任目标管理方案》等几十个评价方案,规范的管理就能出效益。近几年来学校教学质量多次评为市“一等奖”,为高级学校输送了合格的人才,为社会培养了合格的劳动者。
三、以人为本,以德为首,抓好“三风”建设
学校是育人的阵地,是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先进文化的阵地,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劳动者的阵地,学校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以德为首的信念,抓好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关键是教师,学校组织教师学习,组织教师参加教育新理念的考试,认真读好业务书,搞好教育普法考试,参加教学大比武,组织外出考察,输送骨干教师学习(有四人参加长沙市骨干教师培训,1人参加校长培训),培养名师、骨干教师(有8人申报市级名师、骨干教师),参加信息技术、普通话测试,鼓励教师写好学习笔记、教学反思、专业论文;参予民主管理,鼓励教师参予市场经济建设和政治人才的输送等。通过这些活动,大大提升教师政治、业务素质,形成一般学习的大氛围,已有70%教师获得本科文凭或就读本科,为树立严谨的教风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这是一项生命对话的过程,教师观念的更新促进教育的成功发展,课堂上构建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目标,师生关系和谐、民主、平等。全年无任何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教师中无任何人违法乱纪,严格遵守教育局“三条禁令”,把育人作为一项伟大的事业来抓,学校通过对学生行为规范、法律知识、社会知识的系统教育,对学生提出了“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的六学会要求和三结合的教育途径。一是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每期至少举行一次活动。学校从2003年下学期至今多次成功地举办了家长学校,每次到校听课的家长90%以上,家长反映良好,并能积极配合学校搞好学生的教育。二是法制教育与思品教育相结合,“四有”新人的培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老师们经常以伟人的光辉典范和新时代的英雄楷模的事迹来引导教育学习。聘请法制副校长讲课,组织观看中国画报社的大型图片展,组织学生参加公捕大会,组织安全知识、知识考试等,大大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并把日常规范纳入思品评价,狠抓了养成教育。三是德育教育与活动相结合,以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心溢书香,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的倡仪签字活动让学生争做文明的人;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学与用的能力;环保系列活动让学生深刻领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开展知识讲座、写心得让学生能远离,珍爱生命;时政知识,新时代新人事迹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国情,学习新人的精神品质,奋发向上,敢于承担社会责任。学校还有宣传阵地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的绿化、美化、净化的建设更是创造了的育人环境。
四、加强硬件建设,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2003年以来,学校硬件投入力度大,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改造了寄宿生住宿部,建设了高标准的学生公寓,更新现代教育技术,添置了高规格的学生电脑机房、语音教室,图书馆的借阅实现了微机管理,调整了学生单车棚、教师车库的布局,加大对绿化的投入,刷新教学楼,接入宽带网,改善教师办公条件和学生就餐环境,加大校园文化投入,总计投入几十万元,真正做到了“五园”建设(精神文明的校园,培养人才的学园,发展个性的乐园,安居乐业的家园,优美整洁的花园),有好的硬件基础,对于学校的内涵发展开辟了好的前景。
五、充分发挥党、团、工、教代会作用,坚持民主办校、民主理财。
学校共有中共党员16人,大部分都是管理人员,党的模范作用发挥好,工会、教代会组织能参政议政,收集群众意见的学校提案,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财经方面,大的建设实行公开招标,教代会每月对伙食帐务进行清理,对学校商店也实行以民主监督,体现民主理财,使财经上手续健全,帐目清楚,开支合理,无混乱、贪污挪用的现象。在改善教师福利待遇勤工俭学上,学校同样体现了民主意识。
2006年是可喜的一年,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学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学校将争取上级的重视,改善办学条件,加强两个文明建设,走出永安看永安教育,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把永安教育推出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争取新一轮大发展。